农村居民对村卫生室的利用及评价调查研究——以重庆市5个区县为例
[《中国卫生事业管理》2017年第5期], 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蒲鑫鑫 龙华 唐贵忠 重庆市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局 何中臣 发布于 2017/9/25
摘要:目的:为了解重庆市农村居民对村卫生室的利用和评价情况,提高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与服务质量。方法: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,对农村居民进行现场调查,应用spss19.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。结果:75.29%的村民表示会选择村卫生室作为第一就诊地点,93.73%的村民表示病情严重时不会继续选择在村卫生室就医。对5个区县村民对村卫生室不满意的几个方面(技术水平、就医环境与服务态度、医疗费用等)进行统计学分析,存在显著性差异(P<0.05)。结论:重庆市农村居民对村卫生室的利用情况较好,村民对村卫生室的整体评价较好,但在技术水平和健康知识的宣传方面评价相对较差,应提高村卫生室的技术水平,加强对慢性病、妇幼保健方面健康知识的宣传。
关键词:农村居民,村卫生室,利用,评价
基金项目:2012年重庆市卫生局重点项目“重庆市统筹城乡医疗卫生改革发展区域卫生规划研究”(编号:CHSR1)
农村卫生室作为我国三级农村卫生医疗保健网底,在防病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[1]。并且,农村卫生室作为农村居民医疗服务的第一接触点,承担着医疗保健、疾病预防、健康宣传等方面的作用[2]。本研究从重庆市五大功能核心区各随机抽取一个区县,共计5个区县的858名村民对村卫生室的利用及评价情况进行调查分析,为促进农村卫生室的建设提供科学的建议。
1 对象及方法
1.1 对象
2015年3月~5月,根据重庆市最新五大功能核心区划分,分别选取了武隆县、垫江县、璧山区、九龙坡区、渝北区五个区县,每个区县选取3个乡镇,偶遇访问共838名年龄大于18周岁(居住时间≥1年)的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。内容包括居民基本情况、对卫生室的利用情况以及对卫生室评价三个方面。
1.2 方法
按照区域功能和经济条件对各区县及乡镇采取分层抽样;对农村居民采取偶遇访问的方法(因年龄、在家情况、配合程度等,无法做到整群或随机抽样),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,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进行现场调查。
1.3 数据处理
全部数据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,再通过spss19.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,X2检验等保证数据输出质量,判断影响因素有无统计学意义。
1.4 质量控制
调查问卷经过专家的多次审核和论证,本次调查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,对调查员进行了统一培训;在正式调查前首先在武隆县对190名村民进行了预调查,结果显示问卷重复信度为85%,效度较好;调查过程中,调查指导员每天对问卷进行完整性和逻辑性查错;为保证数据录入质量,在录入后,进行了复核和校对。
2 结果
本次调查问卷共计900份问卷,回收有效858份问卷,回收率95.3%,回收有效率100%。
2.1 村卫生室的分布情况
838(97.67%)名居民表示本村有村卫生室,其中774(90.21%)人表示本村仅有1个村卫生室;384(89.51%)居民表示离居住地点最近的医疗机构为本村卫生室,其次为邻村卫生室,占8.16%;有610(71.1%)人表示居住地离村卫生室的距离在1公里以内,830(96.74%)人表示居住地到村卫生室有公路或者机耕路。
2.2 居民对村卫生室的选择利用情况
在村卫生室选择方面,646(75.29%)人选择村卫生室作为第一就诊地点;798(93.01%)人表示自己或自己的家人去村卫生室看过病,没选择去卫生室看病的人群中26(43.33%)人认为效果不明显;474(59.4%)人选择去村卫生室就医的主要原因是离家近,其次是因为病症较轻,有122(占15.29%)人;748(93.73%)人表示病情较严重时不会继续选择在村卫生室就医。详见表1。
表1 村民对村卫生室的利用情况
变量 |
选项 |
频数(n) |
频率(%) |
变量 |
选项 |
频数(n) |
频率(%) |
首选村卫生室就医 |
是 |
646 |
75.29 |
近一年大概去了几次村卫生室 |
1-3次 |
482 |
60.40 |
到村卫生室看过病 |
是 |
798 |
93.01 |
4-5次 |
112 |
14.04 | |
便宜 |
50 |
6.27 |
>5次 |
204 |
25.56 | ||
效果好 |
122 |
15.29 |
病情严重时继续选择村卫生室 |
是 |
50 |
6.27 | |
离家近 |
474 |
59.40 | |||||
选择村卫生室主要原因 |
服务态度好 |
14 |
1.75 |
村医到家就诊 |
是 |
284 |
35.59 |
病症轻 |
116 |
14.54 |
不选择去村卫生室的主要原因 |
效果不明显 |
26 |
43.33 | |
与村医熟悉 |
16 |
2.01 |
费用高 |
2 |
3.33 | ||
其他 |
6 |
0.75 |
距离远 |
16 |
26.67 | ||
1-3次 |
610 |
76.44 |
药品种类少 |
4 |
6.67 | ||
近1年内因病看过几次医生 |
4-5次 |
160 |
20.05 |
医疗条件差 |
6 |
10.00 | |
>5次 |
228 |
28.57 |
报销比例低 |
6 |
10.00 |
2.3 居民对村卫生室的评价情况
在对村卫生室评价方面,主要包括医疗环境、服务态度、技术水平、医疗费用、健康宣传等[3]。结果显示,就医环境、治疗效果、村医技术水平三方面超过半数的村民评价为“一般”;在医生的在岗情况、服务态度、医疗费用方面超过一半的村民评价为“较好”;而在健康宣传、健康讲座的开展等方面超过60%的村民评价为“差”。评价情况详见表2。
表2 村民对村卫生室的评价情况
评价指标 |
较好 |
一般 |
差 | |||
频数 (n) |
频率 (%) |
频数 (n) |
频率 (%) |
频数 (n) |
频率 (%) | |
就医环境 |
334 |
38.93 |
490 |
57.11 |
34 |
3.96 |
村医的服务态度 |
558 |
65.03 |
280 |
32.63 |
20 |
2.33 |
医疗设备齐全程度 |
280 |
32.63 |
364 |
42.42 |
214 |
24.94 |
治疗效果 |
306 |
35.66 |
486 |
56.64 |
66 |
7.69 |
村医技术水平 |
256 |
29.84 |
554 |
64.57 |
48 |
5.59 |
药品种类齐全程度 |
386 |
44.99 |
276 |
32.17 |
196 |
22.84 |
收费合理情况 |
500 |
58.32 |
270 |
31.46 |
88 |
10.22 |
医生在岗情况 |
688 |
80.19 |
142 |
16.55 |
28 |
3.26 |
举办健康讲座 |
50 |
5.83 |
154 |
17.95 |
654 |
76.22 |
健康宣传栏每月更新情况 |
36 |
4.2 |
270 |
31.47 |
552 |
64.34 |
村医开药开处方情况 |
456 |
53.15 |
78 |
9.09 |
324 |
37.76 |
对药品零差价销售了解情况 |
54 |
6.29 |
754 |
37.88 |
50 |
55.83 |
提供健康体检或健康知道服务 |
202 |
23.54 |
440 |
51.28 |
216 |
25.17 |
2.4 5个地区村民对村卫生室最不满意方面的比较
从本次的调查了解到,技术水平方面,武隆县的村民不满意的人数最多,有46(46%)人;就医环境和服务态度方面,垫江县村民不满意的人数最多,分别为46(24.21%)人和36(16.07%)人;医疗费用方面,渝北区村民不满意的人数最多,有20(14.49%)人。5个地区在技术水平、就医环境、服务态度、医疗费用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(P<0.05)。详见表3。
表3 5区县村民对村卫生室最不满意方面比较情况
评价指标 |
武隆 |
九龙坡区 |
垫江县 |
渝北区 |
璧山区 |
X2 |
P | |||||
频数 (n) |
频率 (%) |
频数 (n) |
频率 (%) |
频数 (n) |
频率 (%) |
频数 (n) |
频率 (%) |
频数 (n) |
频率 (%) | |||
技术水平低 |
46 |
24.21 |
22 |
14.67 |
26 |
11.61 |
24 |
17.39 |
36 |
23.08 |
15.087 |
0.005 |
就医环境差 |
4 |
2.11 |
12 |
6.32 |
46 |
24.21 |
34 |
17.89 |
16 |
8.42 |
51.882 |
0.000 |
服务态度差 |
12 |
6.32 |
2 |
1.33 |
36 |
16.07 |
0 |
0 |
6 |
3.85 |
51.567 |
0.000 |
收费不合理 |
16 |
8.42 |
14 |
9.33 |
30 |
13.39 |
20 |
14.49 |
6 |
3.85 |
13.097 |
0.011 |
3 讨论及建议
3.1 村民对村卫生室利用及评价情况
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,72.8%的就诊者第一次就诊多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(村卫生室站、卫生院、社区卫生服务站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)[4]。本调查发现,重庆市村卫生室设置广泛,覆盖率高,已成为农村居民最近的就医场所;村民对村卫生室的利用情况较好,75.29%的村民选择村卫生室作为第一就诊点,93.01%的村民表示自己或家人去村卫生室看过病,表明村卫生室已普遍得到居民认可,是农村最便捷、最重要的基层卫生资源;大多数村民选择村卫生室就诊是因为其离家较近或病症较轻,不选择去村卫生室看病的主要原因为效果不明显,由此可见,村民对村卫生室的利用主要是因为方便,但村卫生室的医疗技术水平还不能很好的满足村民需要。
对村卫生室的评价方面,5个区县对村卫生室的总体评价较好。在就医环境、服务态度方面多数评价较好;而在村医的技术水平和治疗效果方面50%以上的村民评价为一般,这也与村民对村卫生室的利用调查结果一致;在健康知识的宣传、健康讲座的举办方面60%以上的村民评价为差,并且55.83%的村民表示并不清楚什么是“药品零差价销售”,说明村卫生室在疾病预防、妇幼保健、健康教育方面还不够重视[5],对药品销售制度方面的宣传还不到位。
统计分析发现,对村卫生室技术水平不满意人数所占比例最高的为武隆县,对就医环境与服务态度不满意人数占比最高的为垫江县,这可能与两地的地理位置、经济条件有关。这两个地区距离重庆主城最远,属于重庆不发达地区,地方财政投入、村医业务素质影响到村卫生室的建设[6],进而影响到村民的评价结果。而渝北区村民认为收费不合理在5个区县中人数最多,可能由于渝北区经济较其他4个区县更发达,政府投入力度较大,同时交通更便利,村民寻求到低价格的药品可能性更大[7]。村卫生室服务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,一些服务在经济条件较好,交通较便利的地方开展较好,在经济条件欠佳,地理位置偏远的地方,开展较差[8]。
3.2 建议
本次调查发现村卫生室的建设情况整体较好,但是在村医的技术水平方面还有待提高。在贫困地区,经济因素仍是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[9],建议政府加大对偏远地区村卫生室的投入,在一村一室原则的基础上针对面积大、人口多的村增设卫生点,提高边远地区农村卫生服务的可及性[10];建议努力改善农村居民的就医环境,加强对村卫生室医务人员的培训,开展多种学习培训渠道,由单纯的业务培训向强化全面素质教育转化[11],不断提高乡村医生的整体素质,强化乡村医生队伍建设,鼓励医学大中专毕业生到村卫生室执业[12],提高村民对村卫生室的信任度。村卫生室的主要职能是公共卫生服务,提供常见病、多发病的诊断和咨询[13],农村地区慢性病发病率较高,如高血压、糖尿病,建议加慢性病、妇幼保健、健康教育方面知识的宣传,定期为村民开展健康讲座,提供健康知识和健康体检服务。
参考文献:
[1]王俊丽.农村卫生室的现状与对策探索[J].产业与科技论坛,2014,13(11):112.
[2]李准,翁淳光,冯思佳,等.重庆市村卫生室基本设施现状分析[J].中国卫生事业管理,2011,28(11):845.
[3]王新会,骆达.天津市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研究[J].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,2016,36(8):956-958.
[4]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.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之二—卫生服务需要、需求和利用[J].中国卫生信息管理,2014,11(3):193-194.
[5]钟文娟,李彬.不同经济地区对村卫生室反应性的调查分析[J].中国卫生经济,2010,29(6):68-69.
[6]王思凌,蒲川.重庆市村卫生室基本药品制度实施现状分析[J].中国卫生事业管理,2015,32(5):437-439.
[7]孙宇,李翔,王伟,等.满洲里市和彭州市农村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满意度对比分析[J].中国卫生事业管理,2016,33(7):552-554.
[8]陈爱如,汪玉萍.安徽省村级卫生室服务能力调查研究[J].中国卫生事业管理,2016,33(9):687-690.
[9]袁秀伟.河南省农村卫生室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现状与困境破解—基于216个村卫生室的实证研究[J].中国卫生事业管理,2016,33(9):648-650.
[10]罗奎.村卫生室建设及管理的实践与思考[J].医学与社会,2009,22(3):49-51.
[11]李彬,陈丹霞,倪荣丽,等.中国4省农村卫生室建设现状调查[J].中国公共卫生,2010,26(9):1094.
[12]何明彬.浅谈山区农村卫生室的发展走向及对策[J].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,2011,31(1):53-54.
[13]周金铃.新农合制度下村卫生室的医疗服务功能[J].中国卫生事业管理,2012,29(2):132-134.
通讯作者:唐贵忠。
© 天津科技网 版权所有
联系电话:022 - 23532904 联系邮箱:extend@tjst.net
津ICP备05001152号